由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制造的世界最大矩形盾構,12月13日在鄭州下線,這標志著目前國內自主的矩形盾構制造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自2009年正式成立以來,中鐵裝備抓住國內積極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的機遇,以數十年隧道施工的經驗積淀,對國內地質特點的全方位把握以及對盾構裝備的獨特理解與把控,在盾構裝備制造及綜合服務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重慶、成都、福州、廣州、合肥五大加工制造基地,產品已應用于北京、天津、沈陽、西安、大連、成都、深圳、南昌等20多個城市的地鐵、市政、水利等工程建設項目,并先后出口馬來西亞、新加坡、埃塞俄比亞等國家。近期,中鐵裝備將積極在中東部以及中南部地區的一些城市拓展市場,而國際化戰略也在穩步推進。
目前,中鐵裝備的盾構產能、科研實力和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二,已成為國內研發制造能力最強、產品種類最多的隧道裝備綜合服務商。
外延發展與內涵增長并重
對于一個體制內企業而言,發展和擴張幾乎是一種存在價值的最直接體現。基于此,中鐵裝備在著力于盾構產品線的同時,提出了“一主多元”的產品發展架構。目前,中鐵裝備產品包括盾構、硬巖掘進機(TBM)、隧道專用設備、樁工機械、礦山機械等五大裝備門類以及直交變頻機車、管片車、砂漿車、出渣礦車、多功能鉆機、混凝土噴射機械手、隧道挖裝機、自動防水板鋪設機、新型模板臺車、旋挖鉆等20多個品種,形成了盾構掘進、技術咨詢、維修改造、設備租賃、機電安裝、樁基施工為一體的綜合服務能力。
而對于中鐵裝備之于市場的核心價值以及核心競爭力的體現這一點,其董事長李健斌顯然有著清醒的認識,那就是不遺余力地提升企業軟實力,通過不斷增加專業知識與技術的密度和獨家占有,力爭參與相關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競爭。為此,四年來,中鐵裝備的研發強度平均超過年6%的水平,并通過多種形式,充分利用各種智力資源,助力于企業科技水平的提高,進而保證了企業研發工作的高效運行并不斷取得重大技術成果。中鐵裝備今年參與的“盾構裝備自主設計制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就是企業對科技工作高度重視的直接體現。
11月26日,中鐵裝備完成了對世界頂級盾構品牌德國維爾特公司硬巖掘進機及豎井鉆機知識產權和品牌使用權的收購,由此中鐵裝備成為了世界上能獨立生產硬巖掘進機(TBM)、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大企業之一,將改寫中國不能自主生產硬巖掘進機的歷史。顯然,如何盡快完成對收購技術的消化吸收并實現產業化,不僅事關收購舉動的商業價值評判,同時,也是關系到中鐵裝備不斷強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志。對此,李健斌的態度是:收購維爾特相關技術的確是中鐵裝備向TBM領域拓展邁出的重要一步,下一步的任務就是必須使收購技術形成生產力。
盾構裝備應用前景廣闊
隨著新城鎮化戰略的積極推進以及對城市不斷完善功能的要求,更多利用地下空間幾乎是一種必然趨勢。而盾構裝備的施工特點,使這一裝備門類在應用邊界上幾乎是無法人為限定的;加之在其他大型工程領域盾構裝備在應用方面具有的天然優勢(效率、成本及安全性),盾構裝備在新興經濟國家中的應用空間將十分廣闊。
目前,國內盾構產業的綜合實力與發達工業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無論在產品種類和應用領域方面都是如此。應該說,拓展在細分領域的盾構品種及應用,對于那些目前仍擁擠和拼爭于定型產品的國內盾構裝備制造企業而言,顯然更具挑戰性,但同時也更能顯現出市場機遇與在商業價值上的差異。
中鐵裝備此次下線的矩形盾構長10.12米,高7.27米,將應用于鄭州地鐵中州大道下穿隧道施工,是目前世界上斷面最大的矩形盾構,在設計技術上突破了六刀盤復合開挖聯合控制技術、盾體推進過程當中的減少摩擦設計、超薄殼體和超大斷面結構強度設計優化等關鍵技術難題。自2011年矩形盾構項目啟動,歷經近三年的推進,圓滿完成了各項設計、制造工作,標志著中鐵裝備在盾構系列化產品開發方面實現了又一重大突破。
采用矩形盾構施工,與以往傳統的明挖、暗挖以及箱涵頂推等人工施工法相比,不僅對地上道路的正常通行、周邊環境的影響比較小,而且,施工安全性、效率也明顯提高。矩形盾構在城市下穿隧道應用在全國尚屬首次,勢必對國內大城市主干道下穿隧道施工產生積極的示范效應和深遠影響。
業內人士預測,到2020年,矩形盾構在國內市場的需求總量約為300臺,裝備價值達100億元,可拉動相關產業投入160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