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武鋼重組引領鋼鐵業去產能調結構

  近日,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鋼”)與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武鋼”)重組成立的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正式揭牌,標志著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鋼鐵企業由此誕生。據媒體報道,此次寶鋼與武鋼的重組是中國鋼鐵業首個集團重組與上市公司合并同步推進的央企聯合重組,重組后成立的中國寶武集團,擁有員工22.8萬人,資產總額約為7300億元,營業收入將達3300億元。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中國經濟也進入調整轉型期,中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鋼鐵供過于求,產能過剩的問題日趨突出。此外,中國的鋼鐵企業眾多,產品同質化嚴重,這也加劇了市場的惡性競爭,進而導致鋼材價格低迷,企業效益明顯下滑。

  雖然國家力推鋼鐵業兼并重組,以期化解鋼鐵業的過剩產能,提升產業的集中度和競爭力,但由于各地的鋼鐵企業都是利稅大戶,而整合重組過程中難免會有人員、利益等方面的調整,因而,鋼鐵業兼并重組常常難以推進,去產能、調結構的效果并不明顯。

  今年2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中國要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噸-1.5億噸。為此,國家還安排了1000億元用于鋼鐵煤炭工人分流安置。今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召開的央企 “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會議上要求,2016-2017年兩年間央企要率先壓減10%左右的鋼鐵和煤炭產能。

  應該說,此次寶鋼與武鋼的重組,既是兩家央企響應國家推進鋼鐵業去產能、調結構的要求,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兩家央企通過重組可以解決部分高端產品的重復建設、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中國鋼鐵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按照國際鋼鐵協會2016年6月發布的數據,2015年寶鋼粗鋼產量達到3494萬噸,位居全球第五位;武鋼粗鋼產量達到2577萬噸,位居全球第十一位。而寶鋼與武鋼重組后,按照2015年全球鋼鐵公司粗鋼排名的指標,躍升為全球第二大、中國第一大鋼鐵公司。

  無疑,此次寶鋼與武鋼的重組是鋼鐵企業的強強聯合,將進一步提升產業的集中度,通過企業間資產整合,比如防城港和湛江港項目的集中規劃和鋼廠搬遷等,實現去產能、調結構的目標。

  從國際經驗來看,大型鋼鐵企業重組后,會促使鋼鐵業的過剩產能下降,同時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比如,日本NKK公司與川崎鋼鐵公司的重組以及新日鐵與住友金屬公司的重組,均通過對原有產能重組、協調對接,減少了產能,提高了保留設備的產能利用率。

  但也需要看到,寶鋼和武鋼都是鋼鐵業的巨頭,擁有員工多達22.8萬人,重組面臨著人員安置、債務處理、市場細分等多種問題,兩家企業的融合難度比較大。此外,兩家企業雖然都屬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但由于有部分稅收屬于地方政府,今后的稅收如何分配、協調,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意味著,今后,寶鋼與武鋼的重組融合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磨合過程。

  盡管如此,從長遠來看,寶鋼與武鋼的重組,符合行業的發展趨勢,有助于解決部分高端產品的重復以及產能過剩的問題,有利于中國鋼鐵業的轉型升級,對其他鋼鐵企業的重組有示范引領作用。

  目前,中國有500多家鋼鐵企業,其中民營鋼鐵企業達到400多家。在400多家民營鋼企中,產能達1000萬噸以上的僅有7家,而產能在100萬噸以下的多達200多家。眾多鋼鐵企業的無序競爭加劇了資源消耗和產能過剩。

  縱觀世界上鋼鐵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鋼鐵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和專業化程度都遠優于中國。比如,日本5家鋼鐵企業的鋼產量占到了全國的75%。而在中國,前十大鋼鐵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不足50%。

  可以預計,寶鋼與武鋼重組的示范效應,加上國家化解鋼鐵產能的持續推進,中國鋼鐵業將掀起新一輪兼并重組的熱潮,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鋼鐵企業的重組有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