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進入鋼鐵領域會有什么后果(一)

  中國外商投資修法工作提速,8月29日,外資企業法等4部法律的修正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擬對不涉及國家規定實施準入特別管理措施的事項,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草案一旦通過,意味著我國將對外商投資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近年我國大幅放開外商企業投資限制。背景一是全球貿易新格局推動中國快速融入世界化。2016年2月,以美國為首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簽署,美歐雙方爭取在今年年底簽署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國際區域自貿協定進展加快,要求中國必須以更加開放的舉措來應對全球化。目前,中國和歐美等國已經開展了投資協定談判,中美投資協定(BIT)談判進行到第26輪,在“準入前國民待遇和采用負面清單”談判機制下,進一步交換負面清單;中歐雙邊投資協議正在圍繞草案文本進行談判,結合歐洲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積極態度,中歐BIT談判有可能后發先至。

  二是適應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潮流。作為全球貿易第一大國,中國的對外投資在提速,我國已是國際投資凈流出國,對外投資規模超過了FDI(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量。統計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5802.8億元,同比增長58.7%;同期,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417.6億元,同比僅增長5.1%。隨著中國資本賬戶流出量加大,順應全球投資形勢,放開外商投資限制是中國改革開放必經的一步。

  現在,中國政府在放寬外商投資管理,將進一步削減在一般制造業領域對外資的限制。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中國在經貿投資方面開放的制度性安排探索,通過先行先試,已在自貿區內允許鋼鐵領域外資企業獨資。將自貿區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工具和方法論。個人判斷,在2018年我國正式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將有可能率先允許外商在鋼鐵領域開辦獨資企業。那么,中國鋼鐵企業準備好了嗎?

  首先,中國鋼鐵已經具備全球競爭力,放開外資限制不會對產業構成根本沖擊。

  我國對外商鋼鐵領域投資限制的政策發端于2006年“鋼鐵產業發展政策”,規定外商投資鋼鐵行業不允許控股。該政策成功遏制了外資鋼廠登陸大陸的企圖,最終迫使米塔爾公司減持和退出華菱鋼鐵,新日鐵、浦項等知名企業在中國市場也鮮有作為。

  從產業發展看,我國鋼鐵產業消費處于峰值弧頂區,行業已經相當成熟。遏制外資進入鋼鐵行業的這十年,中國鋼鐵產量高速增長,從2005年粗鋼產量3.6億噸,攀升至2015年8億噸,增長4.5億噸。而全球粗鋼產量由2005年的11.5億噸增加至2015年的16.2億噸,僅增長4.7億噸。

鏈接:外資進入鋼鐵領域會有什么后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