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脫困瞄準多元產業發展 “十二五”期間投入超630億

  當前,在經濟下行、環境污染和資源限制等多重壓力條件下,國內鋼鐵產能過剩矛盾尖銳,供大于求形勢難以改善,行業全面進入低盈利時代。面對困境,鋼鐵行業一邊堅定淘汰落后產能,一邊積極開拓多元產業,在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努力挖掘新的盈利點,尋找擺脫困境的新動力。

  在探索中,不少鋼企已經率先嘗到了多元化發展的甜頭。10月22日,中國經濟網記者從2016(第三屆)鋼鐵行業多元產業發展大會上獲悉:“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多元產業投入資金總額達630多億元,各大鋼企的多元產業發展方興未艾,成績喜人。以2015年為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大中型鋼鐵企業鋼鐵主業虧損1127億元,但多元產業卻實現利潤481億元,在鋼鐵業產能過剩,主業虧損的背景下,多元產業儼然成為鋼鐵企業創造價值的支柱產業。其中,寶鋼多元產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首鋼多元產業收入達1200億元,實現利潤近50億元;河鋼集團多元產業對集團銷售收入占比近40%,就業貢獻率超50%。而鞍鋼、太鋼、馬鋼、本鋼等大中型鋼企“十二五”期間多元產業也均有較大發展,全行業多元產業收入和利潤水平逐年提高。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介紹,鋼鐵行業的多元化產業發展大致分為相關多元產業和非相關多元產業兩部分,前者包括與鋼鐵主業相關的上下游行業、資源綜合利用和新技術,后者涉及與主業無關的城市服務、金融、新能源、現代物流等。“由于鋼鐵業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因此圍繞鋼鐵生產的相關產業發展多元產業,豐富了鋼企的產業選擇。鋼企圍繞主業,實現適度多元化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李新創表示,多元產業是行業微利狀況下,鋼企謀轉型、求生存的重要措施,而從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看待,非鋼產業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常態下,鋼鐵行業發展多元產業是大勢所趨。

  記者獲悉,目前,在多元產業中投入較大的項目聚集在高新技術、鋼結構、廢氣資源和二次能源利用以及房地產、金融行業等領域,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步形成。比如,沙鋼集團在其能源板塊已達到年產冶金原輔料近4000萬噸,形成鋼鐵渣、含鐵塵泥等固廢資源加工能力1000萬噸的規模;河鋼集團在資源綜合利用板塊的工業氣體和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已實現高純氣體、稀有氣體以及特種氣體的開發利用,產品價值和利潤率大大提高;昆鋼的新材料產業則瞄準了制造業發展用高端材料,致力于不銹鋼復合材料、3D打印鐵基系列粉末、石頭紙等系列新材料的研發與生產,多項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

  “雖然鋼企多元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我們也必須認清困難和問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多種經營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許家彥指出,如今的多元產業發展并不平衡,大部分企業整體盈利能力有待提高,部分企業對多元產業的投入以及投資方向、新上項目缺乏深入研究,更有鋼企對發展多元產業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因而在“十三五”期間,鋼企的多元產業發展要總結以往經驗,結合每個企業的實際,確定出一條同鋼鐵主業轉型發展相契合,又符合多元產業發展規律的工作思路。

  許家彥建議,“十三五”期間,鋼企要進一步開發利用自有的能源資源,使主業與多元產業在發展循環經濟上實現互惠互利,將有限的資源重點向有發展優勢的相關產業傾斜,比如抓住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機遇,加快布局節能環保產業等。此外,還要重視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雖然多元產業發展了多年,但目前看,大部分產品大路貨居多。”許家彥認為,要以高科技為依托,向先進企業學習,借鑒國外的典型經驗,在新上項目、產品研發、人才培養、技術引進和消化方面投入力量,使多元產業項目向高技術產業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