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鋼鐵躍進:莫迪計劃未來十年產能增3倍,還要超越中國!

  印度在預計本國鋼鐵需求上升的同時,計劃將國內鋼鐵產能從目前的1.1億噸擴建至3億噸,產能提高近3倍。

  全球鋼鐵行業低迷之際,印度卻在尋求逆勢擴張。

  據彭博社7月5日消息,印度鋼鐵部門官員S. Abbasi在一場行業會議上表示,截至3月31日,印度上一個財年的鋼鐵消費為9000萬噸。到2025-2026年,印度鋼鐵消費將增加到2.1億噸。印度在預計本國鋼鐵需求上升的同時,計劃將國內鋼鐵產能從目前的1.1億噸擴建至3億噸,產能提高近3倍。

  鋼鐵需求的激增還將帶動上游原材料市場的繁榮。S. Abbasi表示,鋼鐵需求提升的同時,預計將推動鐵礦石市場至3.6億噸,煉焦煤1.4億噸和非煉焦煤1.4億噸至1億噸。

  一名黑色產業鏈的投資人士表示,“印度鋼鐵市場空間很大,印度的基礎設施投資正處于起步階段,確實是全球未來鋼鐵需求最重要的增長點”。

  鋼鐵資訊機構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表示,“目前印度城鎮化率只有32%,印度正處于社會公共設施和城鎮化快速建設的階段,未來對鋼材的需求量會大幅提升”。另外,從人均鋼材消費角度來說,印度目前人均鋼材消費為59千克,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25千克。

  事實上,即使在全球大多數國家粗鋼產量下滑的當下,印度的鋼鐵業仍舊是一派春天的景象。

  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粗鋼產量下降2.8%至16億噸,其中中國下降2.3%,日本下降5%,美國下降10.5%,韓國下降2.6%,歐盟下降1.8%。唯有印度正在大力推動鋼鐵生產,逆勢增長2.6%。

  印度鋼鐵產業呈現出的欣欣向榮,與新任總理莫迪的政策有關。莫迪上任以來,大力推行“印度制造”,“大煉鋼鐵”成為其“印度制造”計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5年4月2日,《印度時報》報道稱,莫迪在印度國內鋼廠改擴建會議上表示,印度的國防建設、經濟發展都離不開鋼鐵,為實現“印度制造”的宏偉計劃,“必須要大煉鋼鐵”。莫迪同時發出口號,“我們已超過美國,中國還在我們前頭,我們一定要超過中國。”

  S. Abbasi稱,“受莫迪經濟政策影響,印度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到2032年將增長5倍,制造業對經濟的貢獻會從目前的17%增長到25%”。

  然而,莫迪以及印度的鋼鐵躍進夢想能否實現,得打上巨大的問號。

  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翠萍在采訪時表示,“承諾改善印度經濟是莫迪上臺一大因素,但實際上他的壓力非常大,雖然他提出了一系列計劃,但是印度GDP不足中國的1/5,投資缺口非常大,經濟增長阻力非常大”。

  朱翠萍認為,印度基礎設施薄弱以及融資難度較大是實現包括鋼鐵在內的“印度制造”的阻礙。朱翠萍表示,“印度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中50%需要財政支持,另外50%需要民間和外商直接投資,而實際上財政支持50%都很困難。”而外商吸引不足其中一項重要原因在于印度“行政非常復雜、效率低下,導致投資交易成本上升”。

  朱翠萍認為,“無論是印度制造 ,還是外商投資,印度在短期內取得成功都是有一定難度的”。

  一名鋼鐵行業的分析師同樣對印度鋼鐵產能擴至3億噸的計劃存疑。該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表示,“從印度目前的經濟規模和人口規模來看,參照中國的經驗,未來有3億噸鋼鐵產能的需求是非常可能的,但是印度政府的辦事效率正在大大阻礙這些產能的實現”。

  該分析師表示,“印度在10年前就有意大力發展鋼鐵行業,并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一些大的鋼鐵企業簽訂建廠協議,但最后都沒有落實”。

  除基礎設施薄弱、外商投資環境不佳這些原因意外,印度土地私有制也是一大阻礙原因。前述投資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印度是土地私有,想復制中國的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有難度”。上述分析師提到的建廠協議未落實的主因也包括“建廠征地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計劃大興本國鋼鐵工業的當下,對進口鋼鐵態度嚴苛,旨在保護本國鋼鐵企業。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印度對中國鋼鐵貿易制裁呈現增多趨勢,僅半年時間,印度共對中國鋼材產品發起4起反傾銷調查,1起反規避調查和1起反補貼調查,而2015年全年有3起反傾銷調查。

  王國清表示,“目前印度是凈進口大國,但印度通過提高資源稅、執行更嚴格的質量標準來保護本國鋼鐵工業。因此,對于中國鋼鐵企業來說,未來單純地通過出口鋼材來占領印度市場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2015年,中國出口印度鋼材產品476.2萬噸,占出口總量的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