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鐵礦石三巨頭進一步競爭中國市場

雖然鐵礦石價格一再下跌,但是很多中國的大礦場還是維持著生產,全球性巨頭遭遇的這種頑強抵抗使得鐵礦石價格相比力拓集團,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兩年之前啟動市場份額大戰之時所預期的水平還要低很多。

不過,即使是中國韌性十足的國有礦產企業,也開始被迫讓步。雖然這些礦場的生產成本已經比市場價格高出20%甚至50%,但是由于要解決數以萬計的就業,并且與大鋼廠有合作關系,它們在過去也維持了產量水平。

行業消息來源稱,一家總部位于北京,年產約200萬噸鐵礦石的供應商正計劃從本月開始停產一個半月,這將是首家宣布停產的國有礦產商。

中國招商期貨在廣州的分析師趙超越(音)說,價格進一步下滑會讓更多礦場被迫關門。他強調,“這也會包括一部分由大鋼廠擁有的國有礦場,它們也會放棄自己的鐵礦石產出,轉而使用價格更低的進口礦石。”

鞍鋼集團,首鋼集團以及河北鋼鐵集團這樣的大型國有鋼鐵公司擁有國內很大一部分鐵礦石礦場。

鞍鋼集團拒絕對報道發表評論,但是其鐵礦石業務的網站在上個月的一篇文章中說,其增長將會“在對抗外國壟斷公司上發揮作用”,并且會“保護中國的國家經濟安全”。媒體未能尋獲首鋼集團和河北鋼鐵的發言人發表評論。

更低的價格也迫使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其他地方的小礦場關停了生產,讓大礦產商更嚴密地控制了占據約三分之二全球需求的中國市場。

在鋼鐵產量接近持平的情況下,2014年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規模還是增加了14%。中國自己的鐵礦石產量在2014年的最后一個季度中下降,行業高管估計,應該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國內礦場停產。

Pengana資本的投資組合管理人里克-儂格(RicRonge)說,“問題的關鍵還是回報。如果大礦產商能做到,為什么不繼續呢?對這些公司而言,可以實現增長并帶來可觀回報的大宗商品非常少。”

在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山姆-沃爾什(SamWalsh)所提出的“適者生存”戰略下,到2015年的時候,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將在中國市場中有超過80%的份額,而四年之前的這個比例還是64%。

摩根士丹利指出,過去12個月中,全球鐵礦石供應量減少了約1.7億噸,相當于2014年總貿易額的12%。

淡水河谷提供的數據顯示,三大鐵礦石巨頭加上澳大利亞的福蒂斯丘金屬集團,在過去兩年向全球海運鐵礦石市場中增加了2.34億噸供應,到2020年的時候,這個供應量會再增加1.96億噸。

相比繁榮時期的峰值,鐵礦石目前的價格僅剩不足三分之一。但是行業巨頭有能力削減成本。作為盈利能力指標的利潤率雖然受到壓力,但是仍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路透社Starmine的數據顯示,鐵礦石價格在2011年初的時候有接近每噸200美元的峰值,當時淡水河谷的利潤率超過60%,而到2014年9月當季,其營業利潤率已經降低到了17.8%。

數據顯示,這是淡水河谷的利潤率2009年晚些時候以來首次跌破20%,但是也遠高于9.4%的行業平均水平。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指出,如果以同等級的進口鐵礦石來計算,中國國內供應可能會在2015年再減少7000萬噸,相當于國內總產量的約五分之一。

高盛集團的估算顯示,在中國之外,還有約5000萬噸的邊際供應在2015年有消失的危險,雖然強勢美元,運費降低以及更低的油價對鐵礦石供應有一定程度的支持。

價格大幅下跌在對大礦產商未來幾周會陸續發布的財報敲響警鐘的同時,也可能有助于它們鞏固對中國市場的控制。

鐵礦石價格在上周跌至每噸61.10美元,是2009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是瑞士寶盛銀行的大宗商品分析師卡斯滕-蒙克(CarstenMenke)說,價格在每噸60美元到70美元之間其實對大礦產商更有利。他表示,“對它們而言的最優策略是,將一個它們可以維持盈利和正現金流,而其他高成本生產商卻沒有動機擴大供應規模的價格區間作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