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鋼鐵等結構調整方案出爐

近日,成都市工業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了《成都市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燒結磚瓦結構調整方案》,全文如下:

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成都市2018年大氣污染物防治工作行動方案的通知》(成辦函〔2018〕73號)要求,成都市工業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了《成都市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燒結磚瓦結構調整方案》。在廣泛征求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各區(市)縣政府及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并經市環保局、市發改委、市建委、市規劃局、市國土局、市安監局、市質監局等部門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執行。

請相關區(市)縣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推進方案和燒結磚瓦實施方案,并于2019年3月20日前送市經信委新材料產業處。

成都市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燒結磚瓦結構調整方案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的相關精神,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成都市2018年大氣污染物防治工作行動方案的通知》(成辦函〔2018〕73號)的相關要求,結合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燒結磚瓦的產業政策、發展趨勢和我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結構調整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 習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徹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和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堅持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嚴格控制總量,禁止新增產能,加快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步伐。提升環保治理水平,在減輕對環境荷載的同時,消納工農業固廢,逐步轉型為環保產業。以創新為驅動,不斷升級工藝技術裝備水平,調整產品結構和服務對象,發展高端產品,拓展應用領域,逐步升級為城市型綠色新材料產業。

(二)基本原則

控制總量,嚴禁新增產能。我市嚴禁新增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燒結磚瓦產能,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形式、任何借口新增產能,并實施總量控制。

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按照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十三個部委局《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產業〔2017〕30號)的要求,實現淘汰落后產能依靠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綜合標準轉變,建立市場化、法制化、常態化的淘汰落后工作推進機制。

提升環保治理水平,實現綠色發展。引導企業采用先進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燒結磚瓦的環保治理工藝技術和裝備,建立健全環保操作崗位制度和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特別排放限值,選擇技術裝備有保證的重點排放指標,實行超低排放。

調整技術和產品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引導企業緊跟本行業和相關行業發展趨勢,突出問題導向,不斷提升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搶占行業制高點。按照國家產業指導方向,為四川省和成都市重點產業提供材料支撐為重點方向,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產品,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和用戶結構,滿足市場需求。

二、調整的主要內容

(一)鋼鐵

嚴禁新增產能,全面退出長流程煉鋼產能,依法關停環保不達標的生產線或企業。綠色短流程煉鋼產能嚴格控制在省政府同意并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公告(2017年第41號、2017年第46號)的產能置換規模范圍內(即,由80噸電弧爐3座、40噸電弧爐6座減量置換為100噸電弧爐3座、75噸電弧爐1座、50噸電弧爐1座)。企業須配備生產控制級(L3級)和企業管理級(L4級)自動化系統,并集成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行業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等兩化融合技術,提高企業智能化水平。

充分利用城市礦產資源,實施高效清潔低成本綜合開發利用,以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為牽引,實施創新驅動,形成“鋼鐵+裝備”“鋼鐵+釩鈦”“鋼鐵+稀土”產業協同創新格局,為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國防軍工、重大高端裝備、高端建筑等領域服務。有序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深化有組織排放控制,嚴控無組織排放過程,構建城市型循環經濟綠色鋼鐵新材料產業體系。2025年底前,全面建成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2027年底前,退出尚未建成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的短流程鋼鐵企業。

(二)水泥

嚴禁新增產能,依法關停環保不達標的生產線或企業(含獨立粉磨站),依法淘汰達不到《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的生產線或企業。淘汰PC32.5MP及以下水泥。在產水泥熟料核準產能控制在1120萬噸以內。充分利用水泥窯的特殊功能,逐步擴展水泥熟料企業協同處置污泥、生活垃圾等固廢物的作用,發揮水泥企業清潔城市功能的獨特作用。

2020年底前,在產水泥熟料生產線通過采用抑制氮氧化物產生的工藝和原燃料等技術升級改造措施,降低NOx排放濃度,嚴格控制在160mg/m3以下,達到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標準。通過技術進步和進一步深化環保治理水平,2027年NOx排放總量在2020年基礎上再下降50%。進一步加強水泥企業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管理,確保物料堆存、破碎、轉運等過程全密閉,所有除塵設施要與工藝設備同步運行。2022年底前,對達不到以上排放標準要求的水泥熟料生產線依法實施關停。充分利用水泥窯的特殊性能,有效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淤泥、污染土、垃圾滲濾液、飛灰、環境應急狀態下的各類污染物,完善水泥企業對城市清潔功能的作用。2022年底前,全面建成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2027年底前,退出尚未建成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的水泥企業。

(三)平板玻璃

嚴禁新增產能,依法關停環保不達標的生產線或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壓減平板玻璃產能,轉產工業玻璃,提高工業用玻璃比重和平板玻璃深加工率。平板玻璃產能嚴格控制在3300萬重量箱以內;2022年底前力爭壓減200萬重量箱,力爭控制在3100萬重量箱以內,平板玻璃深加工率提高20%達到80%以上。將以生產普通建筑用玻璃為主,調整為生產電子信息玻璃、航空玻璃、太陽能發電玻璃、汽車玻璃、軍工玻璃、光學玻璃、防輻射玻璃等工業技術玻璃和生產Low—E玻璃、自潔凈玻璃等高端建筑玻璃并駕齊驅的產品結構。

2020年底前,完成平板玻璃企業升級改造,玻璃熔窯顆粒物、SO2和NOx排放濃度分別控制在20mg/m3、100mg/m3和200mg/m3以下。加強平板玻璃企業生產過程各階段的密封性操作管理,提高廢氣收集和治理效率,廢氣收集系統、污染治理設施與生產工藝設備要同步運行。重污染天氣期間,進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濃度,對達不到上述排放要求的平板玻璃生產線,實施錯峰生產。2022年底前,對標國內最嚴格的排放標準,依法關停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生產線;2022年底前,全面建成省級及以上國家綠色工廠;2027年退出尚未建成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的平板玻璃企業。

(四)燒結磚瓦

嚴禁新增產能,依法關停環保不達標的生產線或企業,依法淘汰不符合產業政策和達不到《燒結墻體材料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的生產線。到 2022年底前,全市燒結磚瓦總產能控制在70億折標塊之內(含道路磚、青磚),比2017年減少55億折標塊,下降44%;燒結瓦(青瓦、青筒瓦)總產能控制在6000萬片之內。

2019年6月30日前,五城區全面退出燒結磚瓦企業,其它有條件的區(市)縣逐步退出。相關區(市)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保留燒結磚瓦產能。確需保留產能的區(市)縣,企業應達到相關規范條件,并進行脫硫、脫硝、除塵升級改造,提高污染控制水平,確保人工干燥及焙燒窯顆粒物、SO2和NOx排放濃度分別控制在20mg/m3、100mg/m3和150mg/m3以下,氟化物3mg/m3以下,原料燃料破解及制備成型顆粒物濃度20mg/m3以下。

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內,禁止使用煤炭及制品助燃焙燒。2020底前,全面實現天然氣等清潔燃料替代傳統的外投煤助燃焙燒方式,封閉外投煤口(在負壓焙燒段保留適量觀察口),封閉干燥室直排煙道,杜絕煙氣無組織排放。強化顆粒物無組織排放控制,配料、粉碎、成型、燒成等工序采用封閉式作業,所有污染治理設施與生產設備同步運行。全面提升裝備水平,采用先進節能技術和環保工藝技術,提升燒結過程中二氧化硫的固化率同時可降低揮發性顆粒物的排放,實現超低排放。充分發揮窯爐的協同處置功能,在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前提下,協同處置污泥、淤泥、建筑垃圾、秸稈等工農業廢棄物,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綠色發展。

三、保障措施

明確主體責任。相關區(市)縣政府是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燒結磚瓦結構調整的工作主體和監管主體,經信、國土、建設、環保和安全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指導,企業是責任主體。

制定工作方案。相關區(市)縣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推進方案。特別是燒結磚瓦要制定退出或結構調整實施方案。需保留但達不到相關規范條件的燒結磚瓦產能,按照《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4部門關于堅決遏制燒結磚瓦行業產能盲目擴張的通知》(川經信冶建〔2018〕106號)精神,鼓勵企業兼并重組、上大壓小,以1.5∶1的比例進行產能減量置換實施技術改造,提升裝備水平。

強化監督檢查。相關區(市)縣要把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燒結磚瓦結構調整工作納入目標考核體系,采取法律、行政、經濟、市場等手段,建立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燒結磚瓦結構調整長效聯動機制和考評制度。市級有關部門應適時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做好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及時了解和反映企業訴求,反饋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引導和規范企業做好自律工作。

更多信息請進入法鋼耐磨鋼板新聞資訊